现在农村有什么好项目可以做(现在农村适合做什么项目)

现在农村有什么好项目可以做(现在农村适合做什么项目)

现在农村有什么好项目可以做,现在农村适合做什么项目

内容导航:

  • 我看家乡新变化丨垫江大石村:种养结合走出“绿色”致富路
  • 很多农民兄弟疑惑:银行为什么不贷款支持农民创业你知道原因吗
  • 做强村集体经济 四川自贡自流井村村有本发展的“生意经”
  • 一、我看家乡新变化丨垫江大石村:种养结合走出“绿色”致富路

    “大美石居、稻渔果乡。”金秋时节,在美丽的大石村,稻谷熟了一片金黄,稻浪翻滚中,稻田里养的鱼也肥了……垫江县大石乡大石村驻村第一书记高逸锋眼里,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美景。

    “稻鱼共生”绿色种养模式迎来了头一年的收获。在大石村,乡村振兴步步为营,一步步走在产业发展、致富创收、便民建设、乡村治理、宜居宜业的道路上。让我们跟着高逸锋的脚步,边走边瞧,去看看大石村的变化。

    秋日的大石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沈扬 摄

    产业兴

    稻渔共养增收致富

    渔稻共生、花果飘香,这是位于大石乡乡村振兴核心地段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的美景。

    据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该示范区占地面积122亩,主要依托谭石沟水库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有效利用耕地资源。

    近日,示范区内的稻谷已经完成采收,颗粒归仓,田里的鱼也长肥了。采用“一地两用”“一水双养”
    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大石村提高了稻渔综合效益,实现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农业增产增效的“一减双增”目标。

    高逸锋介绍,该项目于2022年1月开始建设,完成了田块“平田、挖沟、筑堤、修路”等基础改造,达到了“田成方、沟成条、旱能灌、涝能排、宜机化”等农业作业条件,做到了渔稻共生区、水稻种植区、鱼池的有机统一。

    为了抢抓产业发展良机,大石村先行先试、完成整村土地宜机化改造1700余亩,建成产业路10公里,推进水肥一体化、标准化果蔬产业园建设800亩,大石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不仅可以优化生态环境,农药使用量也将大大减少。”高逸锋表示,该项目将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生态“稻鱼共生”农业模式,积极打造稻田养鱼等农村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在此基础上,大石村立足于“稻渔果乡”产业定位,致力打造特色果蔬产业带,采取特色柑橘 +辣椒+榨菜轮作间种模式,实现“一地三收”。

    同时,正配套建设辣椒初加工基地,主要生产泡椒、剁椒、干红椒等调味产品。带动周边村民100余人长期务工,真正实现了企业、村集体、村民“三赢”局面。

    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带来的效益远不止于此。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乡村旅游成了“香饽饽”。

    高逸锋表示:“大石村还将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引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元素,让游客游稻渔空间、赏田园风光、体验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大石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沈扬 摄

    环境美

    村容整洁安居乐业

    白墙红瓦与小桥流水相辅相成,花草树木在蓝天白云下自在摇曳,迎着柔和的秋风,泥土的芳香、桂花的清香,纷纷扑面而来……

    走入一条篱笆小道,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干净的庭院,用心打理过的菜园、花园是村民热爱生活的写照。

    在垫江大石乡乡村振兴示范点罗家坪,可以看到文化亭廊、休闲广场、石碾遗迹、竹编花坛、景观花墙……

    “村庄干净整洁,人文乡愁的气息扑面而来,铺开了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美丽画卷。”高逸锋畅想着未来这里将迎来更多的游客,他是对大石村环境变化感受最深的人之一。

    开展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工作以来,大石村开展农村产业环境保护,对养殖业的废弃物排放进行改造和管控;对村民门前屋后环境进行定期整治,建立评比制度,促进村内环境优化;开展公路沿线100户“一户八改”工程、村道路硬化和油化改造。

    以前大石村基础设施薄弱,老百姓出行、就医、办事都不方便。

    通过组织新建村社级公路28.6公里、生产便道19公里,基本实现主次相通、户户相连,此外,还相继建成便民服务中心390平方米、村民活动场所1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85盏,建好村卫生室120平方米,并被评为全县一级村卫生室示范点,如今的大石,群众出行有公路、看病有去处、办事有方向、活动有场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大石村在生态环境、设施建设、场镇管理方面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感。而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变化,在整个大石乡乃至垫江的每个角落都在发生。

    “路灯装上了!村民走路不用摸黑了。”“破损的道路修好了,路也好走了!”“庭院整洁了,心情更舒畅了!”……随着影响村民生活质量的问题被一一攻破,群众安居乐业的梦也圆了,幸福感油然而生!

    垫江县大石村美景。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沈扬 摄

    乡风明

    “三治”融合和谐稳定

    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生活也要齐头并进。

    在大石村,乡村治理成效的背后,是垫江县近年来从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入手,开启的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创新实践。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高逸锋告诉华龙网-
    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大石村还通过努力打造文化宣传阵地,开展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日常文化生活。

    通过更新村办公区域的标语展板,制作了驻村工作队工作宣传展板,给全村村民发了“致村民的一封信”,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另外,通过捐赠的乒乓球台,丰富了村民的体育生活,购置多媒体放映设备,定期为群众播放优秀影片,组织群众跳广场舞蹈,丰富了群众日常文化生活。

    不只如此,围绕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大石村创新推出“乡贤示范”“遇事说理”“积分制”等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乡贤等作用,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大石村的变化是大石乡乡村治理工作的缩影。以罗家坪为重点,大石乡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的乡村示范点,广泛开展“最美家庭”“感动人物”、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以生态旅游规划为指导,打造集石居民俗、研学科普为一体的石文化体验中心和以竹文化传承、趣味竹编为主题的竹文化展示中心,让“山水田园、大美石乡”成为人们最美的乡愁记忆。

    今天的大石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赶考路上,高逸锋还将和乡亲们一起,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奋力谱写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的垫江大石新篇章!

    在垫江还将有越来越多像大石村一样的美丽新农村。近年来,垫江全面提升城乡发展质量,打造了全国重点镇、市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美丽宜居村庄、绿色示范村庄等靓丽名片。一个个经济发展、城乡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正逐步成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王钰

    二、很多农民兄弟疑惑:银行为什么不贷款支持农民创业你知道原因吗

    最近听到很多农民兄弟抱怨:现在国家都在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市场化发展和农业商品化的发展,那为什么银行都不支持农民创业呢?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

    首先,银行坚决贯彻国家扶贫扶农政策,绝对不会不支持农民创业!

    我国的振兴乡村战略的正式文件是中发〔2018〕1号文件,也被简称为2018年1号文件,题目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要
    开拓投融资渠道, 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银保监局就下发了通知要求做好银行业三农和扶贫金融服务工作,并将三农贷款和扶贫贷款的各项指标放入监管范围。202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做好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金融服务。

    各银行也在大力推进有关支农惠农金融政策贷款的落地。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43.21万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贷款1.2万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88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6.0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

    其次,银行支持和鼓励涉农贷款和农民创业是有条件的,不是支持所有的创业项目

    现实中,很多农民创业之所以得不到贷款的支持,有对农民创业支持误解的因素在内,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创业融资需求都会得到支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文件明确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可见农民创业要结合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明确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金融服务主要是加大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信贷资源投入,通过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带动更多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返乡入乡就业创业。可见,支持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金融服务主要是通过加大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信贷资源投入,带动农民创业,为农民创业创造条件,而不是满足农民创业的全部资金需求。

    其三,农民兄弟的疑惑银行为什么不贷款支持农民创业?实际上是存在很多的误区

    为什么现实中很多农民兄弟疑惑创业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呢?现实中可能确实存在银行支持不到位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农民兄弟存在很多的误区,主要有:

    一是对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认识缺乏实际的了解。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理;部分政策性和惠民性金融业务由中国农业银行办理;日常的农村金融服务业务由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办理,因此,需要办理什么金融服务就要找什么样的金融机构,并不是所有的金融需求随便找一家金融机构就能给予支持。

    二是农民创业是否已经具备了信贷支持的条件?银行的信贷支持不是天使投资,也不是风险投资,而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客观条件发后才能给予贷款支持,起码要达到技术成熟、有一定的基础和市场条件以后,而一些创业者仅凭借想法和创业冲动就希望银行给予贷款支持创业是不现实的。

    三是部分创业者嫌弃银行的贷款评估要求多、资金使用限制多,实际上是不了解银行的信贷政策。银行贷款要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贷款,而一些创业者既没有创业可行性报告,也没有创业需要的设备、技术和产品,自然难以通过银行贷款的审批;更重要的是,银行的信贷政策是必须明确贷款用途、严格按照贷款用途使用,而一些创业者根本说不清楚贷款将如何使用,更说不清楚贷款的还款来源。

    四是农民创业者应该立足于农村、农业以及围绕农业的商品化、科技化和市场化进行,而不是追求高大上和高精尖,听起来头头是道,但都难以落地。

    任何创业都不是一个非常容易的事情,农民创业可能面临的问题更多,但银行贷款的前提是确保资金的安全,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你在农村创业能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吗?
    (麒鉴)

    三、做强村集体经济 四川自贡自流井村村有本发展的“生意经”

    尚永高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别看我们新建的蛋鸡养殖场不大,可也解决了10多个村民就业,还带动了周边300余户农户增产增收哩!”10月26日,在自贡市自流井区荣边镇干塘村,村党总支书记徐和金说,蛋鸡养殖场,自5月投产以来,日产鸡蛋约1.5万枚,年产值超100万元。

    种植—养殖循环经济、线上电商+网络直播、智慧科技农业、土地入股资产出租……在自流井区荣边镇的各个乡村,村村都有做强村集体经济的“妙招”。今年以来,荣边镇瞅准这一苗头,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计划,为乡村引入更多人才,全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鸡粪秸秆变废为宝 探索种植—养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关键的还是要推动产业振兴。有了好产业才有好‘钱’景。”徐和金道出他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学习体会。

    距村办公室几公里开外的蛋鸡养殖场,是村里的财富新贵。今年,村集体公司积极探索种植—养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整合资金220余万元。利用原有李子采摘园,新建1000平方米蛋鸡养殖场。

    不受待见的鸡粪,在养殖场同样可以变废为宝。通过集中粉碎农户秸秆,并与养殖粪便混合发酵产生有机肥还田,打造李子—蛋鸡种养循环集体经济产业项目。2023年,预计可消纳秸秆500吨,生产有机肥料100吨,明显改善周边约8000亩耕地土壤,绿色循环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线上电商+网络直播 自流井水果卖到全国各地

    葡萄、李子、水蜜桃、猕猴桃……作为全镇特色水果的集聚地,干塘村的精品李子尤为出名。村集体倾力打造精品李子品牌,先后投入资金近100万元,逐步扩大种植面积至200余亩,培育出红杏李、蜂糖李、凤凰李等多个优质品种。

    今年,举办干塘村首届李子采摘节,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网络直播方式,销售精品李子8万余斤,产值达20万元。村上还试种土豆30亩,预计产值15万元。

    干塘村集体经济的红红火火,是荣边镇聚力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连年来,该镇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行政村合并、资产资源得以盘活。“一村一品”发展特色更加突出,“整镇推进”取得实效,集体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2021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5万元,成功创建2021年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 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计划

    各村也在千帆竞发的集体经济拼抢中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汇聚成百花齐放的新力量。尖山村坚持与辖区农文旅企业深度合作,通过景区土地入股、村集体资产出租、投资合作运营民宿酒店和养老机构等形式,实现多点多效收益。

    桂花村积极发挥网络电商平台作用与效益,开展直播带货等形式,线上销售本地及周边农特产品,启动“农村电商”配套农产品建设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在雨潭村,村集体深化共建智慧农业项目,依托荣边最具代表性农业主体“健康田园”,投资入股“智慧科技农业”项目,采取土地入股方式参与中农联现代柑橘产业园运营,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大山村充分发挥中省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用途,将资金入股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实现集体经济创收,为当地群众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带动集体经济增收。

    与此同时,全镇严格规范执行集体经济管理章程制度,健全完善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管理体系。全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台账,加强动态监管,有效监督集体经济“三资”情况,抓好集体经济内部审计工作,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我们还着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计划,吸收储备优秀农民工15名,确保各村动态储备2名以上年轻后备干部人才,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荣边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吸纳20余名集体经济发展人才,成功创建市级人才工作先行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在农村有什么好项目可以做的内容,更多关于现在农村有什么好项目可以做可以关注本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家在公租房生活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家在公租房生活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96358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