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外发加工(加工活外发加工)

手工外发加工(加工活外发加工)

手工外发加工,加工活外发加工

内容导航:

  • 新河草编:传统手艺“时尚逆袭”指间技艺编出“指间经济”
  • 灞桥区洪庆街道中心幼儿园亲子创意手工大赛
  • 浙江黄岩“小橘灯”工坊:家门口的致富车间
  • 一、新河草编:传统手艺“时尚逆袭”指间技艺编出“指间经济”

    视频加载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0日讯
    新河草编又叫做“草帽辫”,起源于清朝中后期,400多年承袭历史风华。十长街无闲女,家家都有编艺人,一张张玉米皮,一根根麦秆草,在新河草编艺人的指尖下上下翻飞,编成时髦的帽子、手提包等。

    村民在家中制作草编杯垫

    新河草编发展至今,产业除了覆盖本镇,还延伸到辖区外500多个加工点,全镇草编年均产值30亿元左右。2013年,新河草编被列为山东省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新河镇入选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2022年6月,新河草编成功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名单。

    目前,新河镇从事草编加工的企业有9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草编产品远销日、韩、美、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全镇103个村庄中有80多个草编加工点,由此带动从业人员2万多人。

    村民在自家做草编,一只手提包已经初具雏形

    “我们镇几乎没闲余劳动力,不上班的、在家带孩子的,闲余时间都在做草编。”新河镇龙湾姜家村村民刘振霞告诉记者,大伙在家编织的是半成品,最后由工厂收上去再装配把手、饰品等,增加美观性。

    工人正在加工一批手提包

    青岛瑞龙工艺品有限公司职工吴秀莲负责质检工作,工龄十多年的她非常满意这份工作,“每个月工资四千多,工作环境好还离家近,工作顾家两不误。”

    作为江北地区最大草编工艺品加工出口基地,新河草编一直以外贸订单生产为主要模式。为了突破单一模式,开拓国内市场,2018年,新河镇政府开创本土品牌,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货架琳琅满目,顾客正在店内挑选草编产品

    青岛瑞龙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秋菊告诉记者,以前主要给做国外大品牌做代加工,新河镇政府注册了“指间大象”和“执禾编艺”两个品牌,还邀请了专业团队设计开发,企业可以直接拿设计图稿进行生产,实现了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现在我们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明年四月份,市场供不应求。”

    工厂陈列架上的各种草编包袋

    指尖技艺转型指尖经济。如今,新河草编产品已达120多个系列、40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眼下,新河镇政府引入国有平台公司投资60亿元,正在建设新河工艺品全链条乡村振兴产业园区,进一步推动草编产业由小变大,由单兵作战向集群发展。

    闪电新闻记者 张雨 平度融媒 赵冲英 于清 赵中华 报道

    二、灞桥区洪庆街道中心幼儿园亲子创意手工大赛

    灞桥区洪庆街道中心幼儿园亲子创意手工大赛

    阳光讯(记者 张允铎
    通讯员李军)为了激发小朋友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奇思妙想,变废为宝”创意大赛,号召家长和小朋友利用洗衣液瓶创造出各种各样漂亮的宝贝!

    大家各出奇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灵巧的双手,让洗衣液瓶摇身变成了样式各异的手工作品。老师们将征集的作品在幼儿园内进行了展评,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我们获奖啦!

    将环保教育融入到小朋友们变废为宝的过程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环保意识在幼儿的幼小心灵中萌芽!

    三、浙江黄岩“小橘灯”工坊:家门口的致富车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久忍

    全天候恒温生产车间里,一张张线路板从3条标准化生产线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这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上垟乡上垟村“小橘灯”共富工坊内的场景。这家工坊吸纳了40多名村民就业,员工月收入达5000多元。

    台州市黄岩区率先探索建设“小橘灯”共富工坊,通过党建统领、产业引路、市场运作、多方共建,把项目送到村、把岗位送到户、把技能送到人,有效激活强村富民内生动力,推动农村产业提升、农民增收提速和农村生活提质。

    截至目前,黄岩区共建成“小橘灯”共富工坊143家,带动3659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低收入农户212人,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以前要照顾家里,远点的地方去不了,近点的又没地方可去,就没指望再找工作。”茅畲乡东边村村民牟仙菊说,“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上班,一天下来可以挣三四百元,也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小孩儿。”

    黄岩区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口支援长效制度,引导东部发达街道的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通过产能梯度转移,将无污染的手工业整链迁到西部农村,充分利用村庄闲置土地或房屋建设共富工坊,引导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众就近就业。目前,全区已有70家市场主体在西部农村扎根。

    位于黄岩区北洋镇的添运工艺品公司,现有员工800多人,年产值2亿元。今年4月,镇党委在添运公司开展机关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仪式,共同谋划该镇“小橘灯”共富工坊发展,促进企业与各村的闲置人口建立劳务关系,实现村企共赢。该公司成立了8个产品外发专班,以委托加工生产工艺品的方式,安排专人专车将原材料发到西部偏远乡镇的“小橘灯”共富工坊,带动2000多名村民就业,累计发放报酬376万元。

    站在平田乡天空之城“小橘灯”共富工坊观景平台上眺望,“台州大水缸”长潭水库尽收眼底,脚下是碧绿茶园,几十顶露营帐篷点缀其间。平田乡黄溪村与天空之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以茶叶采摘、星空露营为核心,打造高山观景、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让老茶场摇身变成网红景点。

    这个工坊不仅为村民提供了茶园养护、园区保洁、后勤安保等几十个就业岗位,还建设助农共富直播间,建立电商直播团队,推销当地的白沙枇杷、有机铁皮石斛、有机猕猴桃等农产品。工坊已开展直播活动200余场,带动周边果蔬农产品销售30余万元。

    走进宁溪镇“小橘灯”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大屏幕“驾驶舱”上实时显示着各工坊的运行情况、人员数量、收入状态、政策补助、收发货状况等信息,可以实时查看工坊作业情况,全面跟踪“小橘灯”共富工坊运行成效。

    今年,黄岩区打造共富工坊应用场景,设置工坊管理、工坊运营、资源共享三大应用模块,将村企数据一舱集成,实现本地资源、供给需求、闲置劳动力等三类信息动态采集,助推工坊提质增效。

    去年下半年,宁溪镇大苔村利用自身优质水资源优势,开展村企结对,成功招引一家公司来村投资建设高端饮用水生产线,成立明一慧水共富工坊,定向招用低收入农户22人。“优质饮用水对工坊的生产环境要求较高,采用数字化监控的方式可以方便公司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保障产品质量。”宁溪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周桂强说。

    黄岩区还加大对共富工坊建设在人员、政策、资金、资源上的支持力度,用好各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引导银行、保险企业党组织与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提供普惠金融、人身意外保险等服务,并通过补贴与评优奖励等政策全要素支撑共富工坊的建设运营。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4日 15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工外发加工的内容,更多关于手工外发加工可以关注本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家在公租房生活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家在公租房生活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96358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