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补偏救弊 [ bǔ piān jiù bì ]
释义: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
- 2、
船到江心补漏迟 [ 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 ]
释义: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恁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劳后悔。”
- 3、
顾犬补牢 [ gù quǎn bǔ láo ]
释义: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4、
江心补漏 [ jiāng xīn bǔ lòu ]
释义: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指临到紧急关头才设法补救。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八折:“凭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后悔,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 5、
救过不给 [ jiù guò bù gěi ]
释义:犹救过不赡。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下卷:“明主能行督责之术,以独断于上;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
- 6、
救过不赡 [ jiù guò bù shàn ]
释义: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积怒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及私魏丑夫乎?”
- 7、
救过不暇 [ jiù guò bù xiá ]
释义:补救过失都来不及。同“救过不赡”。
出处:宋·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符檄督责,终日憔悴,而救过不暇,惘然自疑。”
- 8、
救偏补弊 [ jiù piān bǔ bì ]
释义:纠正偏向,补救弊端。
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与其高谈性命,而无益于用,不如救偏补弊,随事干蛊,为有实效也。”
- 9、
来者可追 [ lái zhě kě zhuī ]
释义: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出处:《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10、
目兔顾犬 [ mù tù gù quǎn ]
释义: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
出处: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 11、
舍策追羊 [ shě cè zhuī yáng ]
释义: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出处: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 12、
收之桑榆 [ shōu zhī sāng yú ]
释义:指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指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13、
亡羊补牢 [ wáng yáng bǔ láo ]
释义: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14、
以勤补拙 [ yǐ qín bǔ zhuō ]
释义: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出处: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
- 15、
补牢顾犬 [ bǔ láo gù quǎn ]
释义: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16、
弥缝其阙 [ mí féng qí què ]
释义:弥缝:补救;阙:过错。补救行事的过失。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
- 17、
他山攻错 [ tā shān gōng cuò ]
释义: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 18、
救过不遑 [ jiù guò bù huáng ]
释义:救:挽救;遑:闲暇。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出处: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卷:“上方综核名实,分别功罪,群臣救过不遑。”
形容处理问题及时的词语(2个)
- 举偏补弊弊:弊端,毛病。指出偏差疏漏,补救缺点错误。
- 山以小陁而大崩陁:崩溃。山因为有小的崩溃所以倾塌。比喻小漏洞不及时补救,就可能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