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成语(63个)

1、黯然失色[ànránshīsè]释义: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2

  • 1、

    黯然失色 [ àn rán shī sè ]

    释义: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 2、

    百无一用 [ bǎi wú yī yòng ]

    释义: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出处:清·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 3、

    半斤八两 [ bàn jīn bā liǎng ]

    释义: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 4、

    并行不悖 [ bìng xíng bù bèi ]

    释义: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出处:《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 5、

    伯仲之间 [ bó zhòng zhī jiān ]

    释义: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出处:三国·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6、

    不近人情 [ bù jìn rén qíng ]

    释义: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出处:《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7、

    大是大非 [ dà shì dà fēi ]

    释义:属于政治原则性的是非问题。

    出处: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 8、

    大同小异 [ dà tóng xiǎo yì ]

    释义: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处:《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 9、

    大有径庭 [ dà yǒu jìng tíng ]

    释义: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10、

    等量齐观 [ děng liàng qí guān ]

    释义: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出处: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或带烟月而益韵,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 11、

    东拉西扯 [ dōng lā xī chě ]

    释义: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

    出处: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 12、

    方枘圆凿 [ fāng ruì yuán záo ]

    释义: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 13、

    风马牛不相及 [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

    释义: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 14、

    工力悉敌 [ gōng lì xī dí ]

    释义: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 15、

    毫发不爽 [ háo fà bù shuǎng ]

    释义: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 16、

    毫厘不爽 [ háo lí bù shuǎng ]

    释义: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 17、

    毫无二致 [ háo wú èr zhì ]

    释义: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出处: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 18、

    虎头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释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 19、

    截然不同 [ jié rán bù tóng ]

    释义: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出处:宋·陆九渊《与王顺伯》:“从其教之所由起者观之,则儒释之辨,公私义利之别,判断截然,有不可民者矣。”

  • 20、

    泾渭分明 [ jīng wèi fēn míng ]

    释义: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 21、

    迥然不同 [ jiǒng rán bù tóng ]

    释义: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出处: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钟嵘《诗品》以古诗第一,子建次之,此论诚然。”

  • 22、

    迥乎不同 [ jiǒng hū bù tóng ]

    释义: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我们所弹的曲子,一人弹与两人弹,迥乎不同。”

  • 23、

    两相情愿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 ]

    释义:两方面都愿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回:“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 24、

    谬以千里 [ miù yǐ qiān lǐ ]

    释义: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

    出处: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真是‘谬以千里’了!”

  • 25、

    南辕北辙 [ nán yuán běi zhé ]

    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 26、

    牛头不对马嘴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

    释义: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 27、

    判若天渊 [ pàn ruò tiān yuān ]

    释义: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出处:清 朱庭珍《筱园诗话》:“不过用心于一两字间,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渊,个中分寸所争,毫厘千里。”

  • 28、

    判若云泥 [ pàn ruò yún ní ]

    释义: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出处: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 29、

    判若鸿沟 [ pàn ruò hóng gōu ]

    释义: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 30、

    平分秋色 [ píng fēn qiū sè ]

    释义: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 31、

    平起平坐 [ píng qǐ píng zuò ]

    释义: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 32、

    判然不同 [ pàn rán bù tóng ]

    释义: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十:“若不先见得此仁,则心术上言仁,与事物上言仁,判然不同了。”

  • 33、

    恰到好处 [ qià dào hǎo chù ]

    释义: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出处: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 34、

    千差万别 [ qiān chā wàn bié ]

    释义:形容各类多,差别大。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

  • 35、

    势钧力敌 [ shì jūn lì dí ]

    释义: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同“势均力敌”。

    出处:《宋史·苏辙传》:“及势钧力敌,则倾陷安石,甚于仇雠,世尤恶之。”

  • 36、

    天差地远 [ tiān chā dì yuǎn ]

    释义: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余小琴一想他是制台的少爷,有财有势,我的老人家虽说也是个监司职分,然而比起来,已天差地远了。”

  • 37、

    天壤之别 [ tiān rǎng zhī bié ]

    释义: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

  • 38、

    天悬地隔 [ tiān xuán dì gé ]

    释义:悬、隔:距离远。比喻相差极大。

    出处:《南齐书·陆厥传》: “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 39、

    徒劳无益 [ tú láo wú yì ]

    释义: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出处: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倘实系硐产全枯,徒劳无益,则名是实非之厂。”

  • 40、

    天壤之隔 [ tiān rǎng zhī gé ]

    释义:天上和地下的间隔,形容差别极大。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刻碑》:“全与《砖塔铭》相似,王虚舟云必是敬客一手书,而刻手恶劣,较《砖塔铭》竟有天壤之隔。”

  • 41、

    相差无几 [ xiāng chā wú jǐ ]

    释义: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 42、

    一概而论 [ yī gài ér lùn ]

    释义: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出处:《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 43、

    一模一样 [ yī mó yī yàng ]

    释义:样子完全相同。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 44、

    一龙一猪 [ yī lóng yī zhū ]

    释义: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 45、

    异口同声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释义: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出处:《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 46、

    异途同归 [ yì tú tóng guī ]

    释义: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47、

    云泥之别 [ yún ní zhī bié ]

    释义: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出处: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

  • 48、

    一般无二 [ yī bān wú èr ]

    释义: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纵是一根藤上结的,也有个大小不同,偏正不一,却怎么一般无二?”

  • 49、

    一路货色 [ yī lù huò sè ]

    释义: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 50、

    众寡悬殊 [ zhòng guǎ xuán shū ]

    释义: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出处:《隋书 杨善会传》:“每恨众寡悬殊,未能灭贼。”

  • 51、

    不相上下 [ bù xiāng shàng xià ]

    释义: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出处:唐·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 52、

    将遇良才 [ jiàng yù liáng cái ]

    释义:将:将领;良才:高才。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 53、

    两厢情愿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 ]

    释义:两厢:双方;情愿:心里愿意。两方都愿意;互不勉强。也作“两相情愿”。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智深大笑道:‘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厢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 54、

    天渊之别 [ tiān yuān zhī bié ]

    释义: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曹靖华》:“印在书内之插图,与作者自印的一比,真有天渊之别。”

  • 55、

    大相径庭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释义: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56、

    天冠地屦 [ tiān guān dì jù ]

    释义:比喻双方相差极大。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

  • 57、

    如出一辙 [ rú chū yī zhé ]

    释义: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 58、

    大有迳庭 [ dà yǒu jìng tíng ]

    释义:比喻彼此差异很大。

    出处:《庄子·逍遥游》:“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迳,门外路;庭,堂外地;大有,谓相远之甚。”

  • 59、

    胡编乱造 [ hú biān luàn zào ]

    释义:没有根据、不合情理地胡乱编造

    出处:孙犁《小说杂谈》:“他的小说的失败,并不完全在这结尾上,而在整篇都是胡编乱造。”

  • 60、

    天壤之觉 [ tiān rǎng zhī jué ]

    释义:壤:地。天和地,一在极上,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家在公租房生活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家在公租房生活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 董明珠:大学生打螺钉没什么不可以 具体怎么回事

    3月10日,人大、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学生毕业后去流水线做螺丝没什么错,聪明人应该到基层去体验。董明珠:搞砸大学生没什么错3月10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学生毕业后去流水线做螺丝没什么错,聪明人应该到基层去体验。浅谈大学生就业,董明珠说,现在大学生不愿意离开

    2023年8月30日
    00
  • 適当其时名词解释

    1、适当其时,读音为shìdāngqíshí,成语,指恰巧遇上那个时机。2、出处:出自宋代蔡梦弼《草堂诗话》。3、【出处】宋·蔡梦弼《草堂诗话》卷一:“淮海秦少游论曰:杜子美之于诗,实积众流之长,适当其时而已。”扩展阅读打铁趁热名词解释1、意思是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加速进行。2、打铁趁热,汉语

    2024年2月11日
    00
  • 2023年白雪公主阅读心得体会(精选3篇)

    【导语】2023年白雪公主阅读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白雪公主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白雪公主阅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目录第1篇2023年白雪公主阅读心得体会第2篇白雪公主的阅读心得第3篇白雪公主阅读心得范文【

    2024年3月4日
    00
  • 形容夏天树木的成语(38个)

    1、大树将军[dàshùjiāngjūn]释义: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出处:《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2、刀山剑树[dāoshānjiànshù]

    2023年12月19日
    00
  • 同时的反义词

    1、反义词:异时。2、同时是一个词语,读音为tóngshí,意思是同时代,同一时候,同时发生,出自《资治通鉴》。3、同时还有并且的意思,例如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扩展阅读羡慕的反义词1、羡慕的反义词

    2024年1月23日
    00
  • 金黄金黄的类似词语

    1、争渡争渡、白胖白胖、哇喇哇喇、花差花差2、铁达铁达、格吧格吧、雅鹿雅鹿、于思于思3、洼凉洼凉、彼哉彼哉、客到客到、沙拉沙拉4、咕噜咕噜、米修米修、沙啦沙啦、丑萌丑萌5、忽闪忽闪、瘪煞瘪煞、咴儿咴儿、意思意思6、悠哉悠哉、彼此彼此、叮咚叮咚、格支格支7、格绷格绷、吸溜吸溜、哗啦哗啦、格支格支扩展阅

    2024年1月11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96358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