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天才梦赏析

1、《天才梦》一文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该散文为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当时的张爱玲尚为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原刊《天才梦》,1941年上海西风出版社出版。2、有人这样评张爱玲的《我的天才梦》:张爱玲早期作品中,我最喜爱的一篇(即是散文《天才梦》

1、《天才梦》一文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 该散文为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当时的张爱玲尚为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原刊《天才梦》,1941年上海西风出版社出版。

2、有人这样评张爱玲的《我的天才梦》:张爱玲早期作品中,我最喜爱的一篇(即是散文《天才梦》)。十九岁的张爱玲,对于自己生命过程深刻的自省。

3、她在文中微微吐露的,难以隐藏的抑郁气质。

4、种种特立独行的性格,都使她在未来的道路上崎岖难行。(尽管当时她自己都还不知道。)

5、张爱玲在天才梦的最后,写道:「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也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句话成了所有张迷的经典台词,朗朗上口。却也预示了张爱玲本人困顿挣扎的一生。

6、有人说,张爱玲在《天才梦》一文中,展现了极度成熟的汉语造诣,并且清楚展现了她独特的文字和语言风格。

延伸阅读

命运交响曲赏析

1、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2、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3、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自由变奏曲。第一主题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4、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诙谐曲形式。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乐章。

5、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河般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塞下曲 李白赏析

1、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2、“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3、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李白长相思赏析分析

1、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2、“长相思”本是汉人诗中语。汉 《古诗》 有云:“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是思妇怀念客游在外的丈夫的诗。南朝以后的诗人以“长相思”为题,也多写思妇之情。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中将《长相思》归于“杂曲歌辞”,收南朝至唐人诗二十余首,皆属此类。李白这首诗,当然也可以说是写思妇之情的。

3、此诗开头两个三字句,首句点明题旨,二句点明被思念者所在之地。以下四句即具体写思念之苦。“络纬”二句说时令当秋。古人有“秋女多思, 秋士多悲”的说法;一年之中, 秋季是物象变换最大的时候, 欣欣向荣的万物陡然变为衰飒,极易挑起旷男怨女无尽的思念。络纬啼于井栏“栏”王琦本作“阑”,他本一作“栏”,按作“栏”是),鸣声多么凄苦。霜露渐降,枕席寒冷,暗示主人公至夜难以入眠。“孤灯”二句进一步写主人公深夜不眠的情景。

4、“孤灯不明”是说灯油将要燃尽,“卷帷望月”是说皓月当空,都是夜深的意思。“思欲绝”、“空长叹”极写主人公无可排遣的忧伤和一筹莫展的境地,而其所以有无可排遣的忧伤和一筹莫展的处境,在于“美人如花隔云端”——被思念的情人虽然也笃于情,无奈其远在云端何?“美人”在古典诗词中并不专指妇女,凡所思慕的对象皆可称“美人”。“美人”一句在全诗中处上下绾合位置: 上承相思之苦的描述,下启相聚之难的抒写。“上有青冥之高天” 以下四句,借天长路远、关山阻隔,形容主人公与思念之人中间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反过来又加深思念之苦。

5、末尾两个三字句与首二句相应,言之不足,故重言之,主人公已因相思之苦聚会无由而肝肠寸断了。

6、如上,我们将李白 《长相思》 作纯爱情诗欣赏,自然是可以的。但假若仅止于此,则远远不够。王夫之 《唐诗评选》 评此诗云:“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意思是说,作者把他要表现的主题隐藏起来,而于形象之外寓有弦外之音。即是说,此诗表面上写男女相思之情,实际上别有寄托。联系李白的生活阅历和艺术渊源考察此诗,可以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

7、从李白生活经历上考察,此诗当是他初入长安时所作。李白自开元十三年他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漫游于江南一带,原以为靠自己的文才武艺,很快会得到地方官荐举,致他于帝王之侧,一展才抱。谁知一晃多年过去了,虽然结交渐广,诗名播扬,而且给已故宰相许圉师当了孙女婿,但一直未脱寄人篱下的境遇。

8、大约在开元十八年年届“而立”之际时,他决心到帝王之都的长安来闯一番世界。当时的李白仍是非常自负的,开元“盛世” 的气象也使他以为朝廷正在广开才路而皇帝也求贤若渴,此次到了长安,不但能崭露头角,说不定王公大人们还会纷纷接纳,然后上达天子知闻,济苍生、安社稷的宏愿马上就会实现。然而谁知事实却大谬不然。

9、李白到长安后,处处碰壁,一连多日徘徊于魏阙之下,不得其门而入,他从少年时代就寄予无限希望的“明君”,虽已近在咫尺,却无异远隔天涯。这时,李白一方面心中充满了君臣遇合一展宏图的政治热情,一方面又充满了屈原和宋玉所说的“君门九重” 的感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这首 《长相思》。

10、从艺术渊源上说,以男女恋情比喻君臣际会,在中国诗歌史上,可以说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屈原的 《离骚》首创其例。我们知道,《离骚》 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但其中许多地方却写到男女之情,特别是有名的几次“求女”,更是人所共知。另外,《九章》 之一的《思美人》,也是以求女喻思君,所思的“美人”就是楚怀王。

11、自从屈原开创了这一传统以后,后世诗人以男女之情托喻君国之思的诗篇便层出不穷。李白正是继承了屈原这一传统。这一类作品在李白诗文中屡见不鲜。他时而把自己比作旷男,时而把自己比作怨女,多次借不得其偶的男女之情,写自己的政治际遇。《长相思》就是其中杰出的一首。

12、为什么要借男女之情来抒发这种政治热情呢?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到男女之爱的特点时,曾经指出:这种感情“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和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仅仅为了能彼此结合,双方甘冒很大的危险,甚至拿生命孤注一掷。

13、”一般而言,在人类的诸感情之中,男女之爱最为强烈,最为迫切,而且最自然,最普遍。在古代,爱国和忠君很难截然分开,怀才抱艺之士,要想把他们的一生贡献给国家和社会,不能不寄希望于明君的赏识和提拔,因此,封建时代的士人常有一种“慕君” 的感情。反映在作品里,当别的任何方式都难以表达这种“慕君”感情时,就只有借用缠绵悱恻,不能自已,甚至生死以之的男女之情来表达了。从屈原到李白,一直到李白以后的许多诗人都是如此。

14、总而言之,把 《长相思》 视作思妇的爱情诗固然可以,但很不够,它更应该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表现的是李白初入长安时的“慕君”心情,实质上也就是他急于要实现以身许国的理想。

15、这种“慕君”心情即报国理想是那么强烈,那么迫切,很难直书其事;即使直书其事也很难淋漓尽致;即使淋漓尽致却又会失之浅露无味,于是,诗宗风骚的李白自然便采用了比兴手法来曲尽其意,借用缠绵悱恻的男女之思来托喻君国之情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家在公租房生活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家在公租房生活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 形容熟睡的人的成语(3个)

    1、鼻息如雷[bíxīrúléi]释义: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2、酣然入梦[hānránr&u

    2023年11月20日
    00
  • 用秋天的成语形容人物(167个)

    1、暗送秋波[ànsòngqiūbō]释义: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2、百岁千秋[bǎisuìqiānqiū]释义:一百年,一

    2023年11月19日
    00
  • 高考如何填志愿

    志愿填报的总原则:城市第一、学校第二、专业第三。1、分数够首选清华北大,其他高校在师资、经费、成果上都与清华北大有巨大的差距。有更强的同学,更好的老师,甚至找到优秀另一半的概率会更大。分数不够尽量选择一线城市的名校。大部分企业招聘的时候,更看重学校的名字,而不是专业的实力。2、除了名校,选地区比选学

    2024年1月3日
    00
  • 形容穿得很脏的成语(15个)

    1、不堪入目[bùkānrùmù]释义: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2、里应外合[lǐyīngwàihé]释义:应:接应;

    2023年11月3日
    00
  • 跨年朋友圈简短句子

    1、新的一年过去的就翻篇,好好爱自己,别否定自己,你特别好,特别温柔,特别值得。2、往后的日子是崭新的,谁也不许回头看了。3、新的一年,麻烦月老把我从黑名单移出来,谢谢。4、确定不和我说新年快乐吗,下一次要365天之后了哦。5、期待全新的一年,好像可以给自己一个理由,扔掉一切糟糕的情绪,拍一拍身上的

    2024年1月30日
    00
  • 子组词有哪些

    1、公子[gōngzǐ]古代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2、男子汉[nánzǐhàn]男人(nánrén,强调男性的健壮或刚强):我们村的妇女干起活儿来,赛过男子汉。3、炎黄子孙[yánhuángzǐsūn]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

    2024年2月17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96358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