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民国文化名人作文素材

今天小编整理了高考语文备考:民国文化名人作文素材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素材一】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

今天小编整理了高考语文备考:民国文化名人作文素材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素材一】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 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 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 不绝。”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 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 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 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 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 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 年时间完成 85 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 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 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 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 流传最广的 3 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理由有三: 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 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 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 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动乱”期间,意识形态的高 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 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 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二】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 35 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 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 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 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22 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 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 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 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 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 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 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 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素材三】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 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 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 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一生曾3 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 40 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 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 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 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鲁迅在世时, 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 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 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 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 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家在公租房生活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家在公租房生活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 据说每个人的内心都像这个性签名般风趣

    1、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我吐了半天2、一直一直牵着彼此的手,你不离,我不弃,直到生命的尽头。3、比一比这两条鱼谁长的帅,长得帅就是明天的菜。4、上课盼下课,上学盼放假,原来我的目标一直很执着。5、我告诉我自己,不再想念你,而回忆却铭记在心。6、房屋别墅只是虚无,坟墓才是永远的家7、有人考试

    2024年1月16日
    00
  •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常见问答(一)

    一、我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什么时候进行?2023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时间为:2022年11月1日至10日。考生报名包含系统注册、网上报名和确认报名共3个步骤,其中系统注册和网上报名的时间为:11月1日至10日,确认报名时间:11月6日至10日。广州市考生系统注册、网上报名和确认报名

    2023年10月30日
    00
  • 快乐的反义词是什么

    1、悲伤bēishāng,[释义](形)伤心难过,侧重于因心情不好而伤感。2、悲哀bēiāi,[释义](形)伤心;难过。侧重于内心的哀愁。一种幻灭似的~;抓住了他的心灵。3、痛苦tòngkǔ,[释义](形)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4、悲痛bēitòng,[释义](形)伤心难过,侧重于

    2024年1月6日
    00
  • 什么样的严寒用成语形容(34个)

    1、冰天雪窖[bīngtiānxuějiào]释义:形容极为寒冷。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时反惮劳乎?’”2、冰雪严寒[bīngxuěyánh&aac

    2023年11月11日
    00
  • 饶组词语

    1、饶有兴趣[ráoyǒuxìngqù]饶:富足,多。形容很感兴趣。2、饶舌[ráoshé](动)唠叨;多嘴。3、丰饶[fēngráo](形)丰盛;富饶:丰饶的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近]富饶。[反]贫穷。4、告饶[gàoráo](动)请求饶恕:求情告饶。5、宽饶[kuān

    2023年12月26日
    00
  • 初中军训感想600字范文(精选3篇)

    【导语】初中军训感想600字范文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军训感想军训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军训感想600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目录第1篇初中军训感想600字范文第2篇2023军训感想600字初中第3篇2023年初中军训感想【第1篇

    2024年1月20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96358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