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创业网(种植养殖创业网)

养殖创业网(种植养殖创业网)

养殖创业网,种植养殖创业网

内容导航:

  • 透视3个养殖创业案例,哪一个才是养殖户未来方向……
  • 破解“基因密码”!象山“苗”绘水产养殖新蓝图
  • 农村投资养殖业自主创业什么项目好
  • 一、透视3个养殖创业案例,哪一个才是养殖户未来方向……

    作者:马云华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

    2018年禁养收官!

    另外,非洲猪瘟、饲料等原料的价格上涨,养猪行业已经困难重重了。业内人士都在谈:转型!转型!转型!

    不转型,就等着倒闭吧!

    我们诚然,新希望、温氏、大北农等这些养殖大佬的本身现代化和产业化就比较完善,因此他们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小。

    比如,2018年温氏的养殖生意在亏钱,但温氏的养鸡事业却迎来了大爆发。

    但养殖户的困境来自:抗风险能力弱、产业单一等方面。

    虽然,有专家指出2019养猪行业会迎来大逆转。但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准备好,机会也很难把握的。

    2019,养殖户该往哪个方向转?我们透视3个养殖户转型的案例来开开脑洞吧。

    种养结合的路子

    养殖业畜禽粪便是难题。

    但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关键问题是把粪便利用起来,让它变成资源。而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种养结合模式,就能从粪便里淘金!比如,种养结合。

    种养结合是一条轻路子,适合每一个养殖户,同时还比较容易操作。比如:

    山东高密市充分利用果园需要有机肥料的实际,引导畜禽养殖户迁建到果园附近,打造种养结合生态链,为养殖业发展探索出新出路。

    其中,生猪养殖大户李储振把养殖场从村里搬迁到果园里,听说果树合作社正准备建沼气池,需要消耗大量的猪粪便,李储振便打算再建一部分猪舍,扩大养殖规模。

    而水果种植大户李玉利种植了30多亩酥梨,每年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趁着这次环境整治,他有意把李储振的养殖场搬迁到果园里,经过商量,两人一拍即合。

    如此的种养结合,给果园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同时解决了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既保护了环境,又打造了种养结合生态新模式,这对种植或养殖户双方都有利。

    改行!换到新行业

    受大环境影响!改行已经成为养殖户的必然选择。有些人,已经跳出养殖行业,干起了种植或者农业服务的行业。

    但,转行都有风险。我们建议养殖户转行必须要熟悉的行业,还能利用之前的养殖领域的资源,这样会转得比较安全。比如,

    55岁的吴有贞从事生猪养殖十余年。猪场关停后,他积极配合进行了停养转型,决定将养猪改种蘑菇。先后到浙江、安徽等蘑菇专业户参观考察学习,学习蘑菇种植技术。

    吴有贞在原猪场安装锅炉等机械设备,正式投产种平菇5500包、香菇1000余包,截至目前,已产的平菇销往武穴各学校和超市,收入多元。他和大家算了一笔账,2018年春节种植第一茬平菇成功走向市场,卖了近2万元。每个菌包共可以出7茬蘑菇,周期约为7至15天,算下来,在几个月内可盈利十几万元。

    跨界休闲养殖

    休闲农业或者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国家政策扶持的关键。以养殖业为基础嫁接休闲农业等新模式被诸多创业者效仿。

    养殖跨界休闲农业有2个关键点:原生态和互动体验!一定要让用户参与整个养殖场的建设。比如,

    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后,陈金余阴差阳错地创立了女装品牌。事业蒸蒸日上,到了去年年初,在全国已有了七八十家专卖店。但,陈金余的想法在悄然转变,“突然觉得该换事业轨道了”

    于是,陈金余从服装行业转型做养鸡,并在浙江金华兰溪和衢州龙游承包了2300多亩林地,放养土鸡20万只,每天可供应2万多枚鸡蛋。

    在具体的运作模式上,我的鸡笼采用认养模式,团队“帮助用户养鸡”,增强了体验感。用户花129元线上“认养”一只母鸡,还能以成本价买到360枚可溯源的土鸡蛋。

    同时,陈金余还开创与休闲农业结合的方式,举办取鸡蛋、抓鸡等游戏,让用户全程参与创业项目。

    创业手记!

    养殖业一直风险大,但机会也很大。从各类百强企业来看,养殖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但养殖更是一个重资产行业,需要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布局,对于散户的朋友来说“巧”、“轻”才是最好的出路。

    2019年,对于养殖业来说将会更加艰难!我们应该要转变思路,做好自己。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二、破解“基因密码”!象山“苗”绘水产养殖新蓝图

    一尾罗氏沼虾苗“育”出千万元的年产值;岱衢族大黄鱼繁育、小黄鱼和银鲳规模化繁育、银鲳规模化繁育、马鲛鱼人工育苗、棘头梅童鱼全人工繁育等技术,填补了国内5项空白;大黄鱼、黑鲷、泥蛤等增殖放流苗种供应量占全省90%……要问象山这些数据中蕴藏的发展密码是什么?答案就是——种业的力量!

    连日来,在位于贤庠镇的宁波甬港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新建育苗车间。负责人朱东敏告诉记者,车间占地1000平方米,有育苗池100个,主要用来制种。“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产业发展才有底气。”他说。

    年逾五旬的朱东敏与虾打了30多年交道,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后养殖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2017年,他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引进罗氏沼虾进行育苗。凭借多年的养虾经验以及对育苗技术的钻研,第二年就育出虾苗6000多万尾,接下来的短短三年,苗种数量破5亿,实现了规模化繁育,苗种销往上海、苏南、浙北、广东等地,产值超过2000万元。

    但是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并没有让朱东敏满足于此。由于技术原因,产卵繁育的种虾完全靠外地引进,为此,他奔波于各大科研所。“目前一部分种虾已经培育成功,就等车间建造完成后‘搬家’。”他表示,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后,这只虾从育苗到养成形成全产业链完整闭环。

    朱东敏的经历,也是象山水产育苗行业逐渐发展壮大的典型例子。县水利和渔业局总工程师方跃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起,我县水产部门和部分渔民开始琢磨培育苗种,从育苗社到国有公司再到私营育苗企业,种类从紫菜到东方对虾再到贝类鱼类,数量从1家到10家再到18家,这条起步发展之路,象山磕磕绊绊走了20多年。

    “育苗场越来越多,但苗种品类单一,尤其育苗技术薄弱,象山水产种业发展进入瓶颈期。”方跃说,“十三五”以来,我县不断壮大提升水产种业,以科技赋能推动种业变革,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三方通力协作,实现技术突围水产育苗难题,不断涌现出一些自带“科技属性”的育苗企业,位于黄避岙乡的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就是走在前列的一家。

    走进该公司的育苗车间,负责人徐万土正在查看最新攻克成功的梅童鱼的保种情况。他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开始梅童鱼人工养殖研究,解决了梅童鱼孵化、繁育、养殖全过程中的水质控制、营养强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且用人工培育的亲鱼繁育出下一代,首次实现梅童鱼的全人工繁育。

    “要养好鱼,必须靠科技进步。”徐万土介绍,这些年,企业与中山大学、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宁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10多家单位达成产学研合作,先后繁育出银鲳鱼、大黄鱼、黄姑鱼、小黄鱼等26个品种,成为全省海水鱼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原良种库。

    良好的种质资源也为海洋资源修复添砖加瓦。面对海洋渔业捕捞资源的不断衰退,我县每年投入资金,增殖放流乌贼、大小黄鱼、银鲳、厚壳贻贝等,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海洋牧场“输血”。据悉,地产的苗种不仅自给有余,还大量向外地辐射,增殖放流苗种供应量占到全省90%。

    如今,全县有规模化水产育苗企业23家,人工繁育的苗种品种40多个,达到商品化规模的10多个,年均产量300亿尾(粒),销售收入1.5亿元。

    苗种产业的发展,也撬动了水产养殖的大市场。象山水产养殖面积约19万亩,占到全市三分之一左右,2021年全县水产养殖产量28.2万吨,是海洋捕捞量的三分之一多,养殖水产产值44亿余元,占到渔业总产值的40%,全产业链效益进一步提升。

    30多年的水产种业发展史,也是象山一代又一代“水产人”、科研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的奋斗史。用好区域资源优势,从苗种源头入手,破解种质“密码”,以苗种繁育带动养殖产业发展。下步,我县将继续走产学研紧密结合之路,争取在育种技术、养殖模式、产业发展上形成新突破,引导苗种产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打造全国水产种业象山样板。

    三、农村投资养殖业自主创业什么项目好

    您好!农村投资养殖业自主创业项目78创业商机网为您推荐的是养殖种猪比较好,现在随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给养殖行业带来不少的财富资源,比如说种猪,如今的养殖行业中种猪是最常见也是最好经营的一个种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种猪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猪肉的价格也在不断的提升,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好收入。所以78创业商机网推荐你养殖种猪。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殖创业网的内容,更多关于养殖创业网可以关注本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家在公租房生活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家在公租房生活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96358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