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镇适合开什么店(乡镇开什么店比较有市场)

农村小镇适合开什么店(乡镇开什么店比较有市场)

农村小镇适合开什么店,乡镇开什么店比较有市场

内容导航:

  • 乡村民宿:为谁建建什么如何借助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 我,巴基斯坦女孩,23岁嫁到陕西,生活在农村很幸福,打算生三胎
  • 镇上适合开什么实体店
  • 一、乡村民宿:为谁建建什么如何借助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民宿发展需要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空间要素、民俗文化、人文要素等深度融合。要在设计中将乡村民宿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人文元素、时代特征、艺术色彩、经营特色充分整合,既有情怀的淳朴又有时代创新的新潮和提高生活水准的设施,让乡村民宿散发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特性。

    近些年,我国乡村民宿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我国乡村民宿消费达363亿元。乡村民宿既满足了城里人的消费需求,又从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等多个层面推动了乡村振兴。但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乡村民宿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课题组赴北京市郊区、浙江省开化县等地开展了调研,并邀请了40多位民宿主、专家、基层干部、村民等在浙江省开化县源头里历史文化村落专门召开研讨会,探究了为什么建民宿、建什么样的民宿等问题。

    01、为什么建乡村民宿

    民宿是日语中“Minshuku”的音译。2017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定义“民宿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根据民宿所处地域的不同可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我国乡村民宿发迹于21世纪初,一般认为第一代民宿从云南的丽江、大理开始。为什么会出现乡村民宿呢?

    (一)市民有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全国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旅游、定居。“短平快”的大城市郊区游、自驾和高铁能便捷抵达的中长距离乡村游备受游客青睐,人们在旅游中就有住宿和消费的需求。他们一般希望在乡村民宿里住的价格与传统酒店相当甚至便宜,有更多的厨房、自行车等生活设施供使用,还有更加灵活住宿时间,使得他们能释放生活压力,暂别城市的喧嚣,远离职场的纷争,比较直观地体验慢节奏的生活模式,欣赏乡村怡人的风景,享受不一样的出游体验。乡村民宿还作为寄托乡愁的纽带,可以吸引城里人来找寻田园诗歌般的生活。一些城里人甚至把乡村民宿作为养生养老的基地。

    (二)农民有意愿

    乡村民宿是农民或设计师结合当地的人文、生活资源以及自然环境,根据民宿主人独特构思设计出来的,提供给人们体验乡村生活的一种空间。乡村民宿带动了当地将初级农产品转变成旅游商品和伴手礼,扩大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与销售,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2019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直接吸纳就业人数1200万,带动受益农户800多万户,乡村民宿为此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据浙江联众集团负责人介绍,一家民宿至少可以带动5户农户的增收。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的民宿已经超过500家,床位接近2万张,餐位数2.2万个,直接从业人数2000余人。仅顾渚村从事旅游相关的劳动力人数达到180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的90%。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的震后重建中,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雅安宝兴县雪山村和戴维村等地开展“一乡一宿”的灾后重建和民宿扶贫工程,八成以上村民将自家空置房间拿出来加入旅游合作社,参与民宿日常经营和管理,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三)企业有动力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业态,既能把城市的资金和人才吸引到农村,又能将乡村部分闲置资源盘活,还能带动当地农产品、文创产品等的发展。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很多企业认为发展乡村民宿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投资、运营乡村民宿的强劲动力。相对投资星级酒店和品牌酒店,一些社会资本更愿意依托乡村的资源投资民宿,提供优质旅游住宿产品,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13年前后,浙江德清莫干山的民宿异军突起,大量资本开始蜂拥而至。2017年浙江德清的“裸心谷”以每年每个房间100万元的收入成为中国单间房间最赚钱的民宿。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民宿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乡村民宿房源总量达到38万套。部分民宿品牌经历了从单体民宿到一地多点,再到异地连锁或软品牌模式发展。还有一些民宿品牌开始实现群落式发展,形成乡村度假综合体。浙江联众集团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民宿的企业,18年来在乡村民宿建设方面的投资达10亿元,已经改造了浙江临安、德清等县市的12个村,直接惠及300多农户,正在洽谈和即将接手的村庄近20个。随着近年来共享经济的发展,乡村民宿找到了属于它的生机土壤。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持续孕育下,叠加人们便利多元的需求释放,乡村民宿发展越来越快。

    (四)政府有支持

    近年来,为了支持乡村民宿的发展,各地政府和部门都出台了一些支持措施。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相继出台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鼓励乡村旅游发展。北京市怀柔区专门颁布奖励办法、出台等级标准;浙江瑞安市强化政策激励、激活投资主体,推动民宿向产业集群发展;浙江松阳县专门出台《关于推进民宿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指导当地民宿的发展等等。通过相关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筑巢引凤和牵线搭桥,吸引企业注入资金,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将民宿经济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促进民宿经济的发展。在发展民宿的乡村,有的建立了“党支部+民宿旅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民创业、就业、致富,维护村民利益,调动村民积极性,凝聚全村人心。

    02、乡村民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顶层设计

    首先,缺乏部门协调机制。部分地区简单地将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管理划分开来,农业农村部门管农家乐,文化旅游部门管乡村民宿。实际上,民宿是利用农民的宅基地来经营的,其管理更需要农业农村部门的参与。村庄规划、建筑安全、消防隐患、食品安全等都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提高效率。其次,缺乏保险保障。乡村民宿在经营过程中,易出现包括室内外等多种意外事故,若无保险,民宿主将会面临高额赔偿,不利于乡村民宿业的发展。再次,缺少相关支持政策。经营者难以融资、宅基地支持政策不明晰、管理部门职能交叉等,都是影响乡村民宿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

    (二)缺乏规范管理

    当下,中国乡村民宿市场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够。第一,民宿管理的标准化手段落后。对乡村民宿的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卫生环保和提供服务都缺乏基本的要求或规范。相当一部分民宿经营者是个体的零散经营,不了解市场需求、用户体验,经营管理简单粗放。第二,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够。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形成较大组织或者团体,缺少行业间的沟通交流,行业协会在乡村民宿的繁荣和健康发展的参谋作用显得有限。目前只有北京市、广东省等省市成立了民宿协会。第三,有些乡村民宿过度消耗当地自然资源。比如一部分打造森林原生态风格的民宿,需要挖掉部分山体进行扩建,甚至还需要砍伐树木来进行房屋建设。有一些乡村民宿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影响到耕地甚至庄稼正常生长。而且一些乡村民宿为了追求客源,当成别墅建设,盲目挖游泳池,很少考虑资源节约的问题。

    (三)缺乏从业人才

    乡村民宿发展亟需相关从业人才。虽然乡村民宿有部分较高学历、新思想的新一代经营者,有的是外来投资人员,有的是艺术家,也有的是高素质返乡创业者,但是策划人员、运营人员、服务人员等相关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事实上,乡村民宿的从业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地农民,虽有纯朴和热情,但大多不具备相关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其服务水平,从而影响民宿的运营。并且,社会上民宿相关专业培训较少,因此从业者的经营水平无法得到提升,农户的服务意识和卫生意识还达不到要求。一些艺术家关注到了民宿的设计,却缺乏运营能力,能不能盈利、甚至能不能赚回成本都是问题。因此,应加大乡村民宿人才的培训力度,助力旅游民宿业更高质量发展。

    (四)缺乏基础设施

    很多乡村民宿建在绿水青山间,位置偏远,相当一部分乡村民宿所在地的基础设施跟不上,缺少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如道路、邮电、供水供电、通讯、卫生等。然而,吃、住、行、游、娱、购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均涉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方面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在当地的体验感受。乡村民宿一般离城市较远,很难接入城市管网的自来水,有的只能建设净化水站。生活中产生垃圾没有办法纳入环卫一体化保洁范围。就近的医疗服务也十分简陋,难以保障及时救治,还有一些消防救助不能及时抵达。由于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单靠个别民宿主难以改善,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五)缺乏利益联结

    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相当一部分乡村民宿是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在自身利益与农民利益面前易倾向于前者。乡村民宿建在农村,还是要姓“农”,没有农民的支持,乡村民宿是很难做好的。因此乡村民宿不仅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还要帮助农民把钱赚,要探索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强化集体经济的参与程度,推动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六)缺乏创意设计

    一些乡村民宿的设计中缺乏乡土味道,那些源于乡村、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元素往往被忽视,例如天然淳朴是乡村延续几千年的基调,乡土生态和农耕文化是乡村的生命,悠闲与宁静是乡村的灵魂,因而缺乏对乡村室内外环境的整体考量,缺乏对乡村农产品的包装设计,缺乏乡村数字化的产品转化,空间规划上不能做到美观和实用的统一。有的民宿在设计中丢掉了传统的建筑结构和沉淀的文化底蕴,甚至破坏了原有的风貌,一旦乡村民宿设计与乡村本身脱节,缺乏乡土元素,将会使整栋建筑与当地的村貌不和谐、不统一,甚至会很突兀。

    03、建什么样的乡村民宿

    乡村民宿经济有巨大的成长空间,那么到底要建什么样的乡村民宿呢?

    (一)能够体现乡土味道的民宿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发了无数人对乡村的向往。人们希望体验乡村,渴望感受、体验和回归乡村,乡村民宿就是重要载体。乡村民宿不是酒店的克隆,更不是农家乐的升级版,应该体现出乡村民宿的特质,让游客有回家的感觉,体会浓郁的乡土人情。游客花不高的价钱不仅能舒舒服服住一晚,而且想走走就抬脚爬个山,想歇歇就坐着喝喝茶,想热闹可以河边田间去玩玩,想清静可以在老树底下一个人也能发发呆,想尝土菜可以直接去地里摘,都是最自然的生活状态,真正感受农村的味道。这份浑然天成的自然,恰恰成为乡村民宿最大的招牌和最好的口碑,也是游客感受“乡愁”的载体。那些刻意按照城市的模式来打造,甚至是大量浪费自然资源的民宿都是不可取的。

    (二)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民宿

    乡村民宿带动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以及人才开始向乡村汇聚,改变了以前产业落后、年轻人走、房子空置、土地抛荒的现象,重新聚集起人气。特别是一批有情怀、有理想的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IT技术人才、投资者、创业者等人来到乡村发挥特长,整合资源,造梦田园。无论如何,不能侵害农民利益,要带动农民增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闲置农宅的财产性收入。农民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入股经营,也可以合伙经营,无论哪种,必须保证农民的这部分固定收入。二是农民参与乡村民宿管理和服务的工资性收入。农民通过接受培训,参与乡村民宿的管理和服务,获得他们应得的打工收入。三是农民从事当地特色产业获得的经营性收入。由于乡村民宿带来了游客,农民生产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等将成为游客的伴手礼,由此带来经营性收入的增加。

    (三)能够促进环境友好的民宿

    城里人因向往乡村的空气、绿色以及宁静、闲适、田园诗般的生活而到乡村去体验或经营民宿,因此,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民宿的基础。许多乡村民宿选在景区附近或是自然环境优越的青山绿水中。在乡村民宿建设中,不能随意砍伐树木、掏空山体,而要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在乡村民宿发展好的地方,要不断提升道路系统、建筑风貌、消防安全、生态环境等,实现空间重构、美丽再现、形象重塑,进而带动乡村风貌、居民素质和乡村形象的极大提升。乡村民宿要依托田园生态景观精雕细琢,与周边生态自然相融合,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构思,用传统工艺和手法进行巧妙的衔接和构建,把项目建设和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

    (四)能够传承农耕文化的民宿

    乡村民宿的功能由单纯的住宿演变为文化创意、人文交流的载体。乡村民宿要在保留农家本土气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去提高住宿的品质,增加体现农耕文化特色的活动,让游客体验各类农活,既感受了当地优秀农耕文化,又带来了新的理念、传播新的生活方式,对乡村文化、艺术审美、生活方式、文明传播发展起到示范效应、提升作用,促进乡村文化的嬗变和振兴。因此,在乡村民宿中要尽可能包含乡土文化、传统文化、家文化等,如禅、茶、建筑、服饰、餐饮文化等,以雕塑、绘画、器具、影视资料、画册等合适的途径来表达。同时,让游客能够参与农事活动、民俗节日,与当地原住居民共同生活,体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

    (五)能够融入现代元素的民宿

    乡村民宿发展实践表明,只有把乡土风貌、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乡村民宿更有人情味,因此,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条件,以现代化的审美需求来设计每一个细节,巧妙地融入现代元素,碰撞出新旧结合的新天地,呈现出与乡土民居截然不同的样貌,提供给消费者新的体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乡村民宿外形设计或者内部装潢上运用现代的艺术手法、设计元素等;二是在乡村民宿的运营管理中融入现代科技,让游客能查阅到相关信息,让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掌控民宿的运营概况等;三是在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中融入现代元素,包括捏陶、雕刻、绘画、各种制作等,体验乡村或现代的艺术。

    (六)能够突出特色功能的民宿

    可以借鉴一些乡村民宿标杆的设计理念、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但切忌照抄照搬,搞成统一模式。乡村民宿要区别于标准化住宿,不仅实现“住”的功能,而且要通过环境的营造和提供个性化服务使消费者身心舒展、感受到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旅游体验,把乡村民宿打造为农产品的生产地、消费地、销售地,文化体验的交流平台,成为保护传统村落、培育古村旅游的特色品牌。乡村民宿发展要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挖掘本地文化,体现乡土风情,做出亮点。坚持适度发展、深度融合、提高品质的理念,在建筑和装修风格上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或店主个人特色;在经营项目上,通常可以提供自助烧烤、采摘农作物、集体娱乐活动等体验性或自助式项目。

    (七)能够盘活乡村资源的民宿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乡村民宿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切入点,契合了现代人远离喧嚣、亲近自然、寻味乡愁的美好追求,能够盘活大量的乡村资源,具有撬动乡村旅游的支点作用。一是盘活土地资源。在区位优越的乡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发展庄园经济,为游客提供庄园生活体验。二是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乡村民宿可以依托社会资本或合作社等将闲置农宅集中租赁回收,进行整体打造,引入休闲娱乐项目,改造成外旧内新、塑造独立的度假品牌。三是盘活农村人力资源。乡村民宿既能带动劳动力资源就近就业,又能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四是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乡村民宿发展衍生大量配套产业,例如,民宿设计、建设、融资、运管、培训、餐饮、营销等服务业态,还带动文化创意、游乐娱乐、健康疗养、体育、教育、环保、生态农业等服务产业。乡村民宿带动乡村价值的实现,使乡村丰富资源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04、推动乡村民宿健康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总体思路

    合理引导乡村民宿发展,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擦亮乡村文化品牌,助力乡村建设行动。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引导乡村民宿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乡村发展实际,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以保护农民利益和提高集体经济收益为目标,以乡村产业为基础,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创意设计为引领,加强乡村民宿的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民宿市场合理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
    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应始终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统一谋划。发展乡村民宿需要尊重村集体、村民的意愿,要建立民宿业主与当地农民、村集体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既不能刻意将原居民迁移,也不能仅仅把老房子盘下来进行乡村民宿改造,更不能破坏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民宿发展需要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空间要素、民俗文化、人文要素等深度融合。

    2. 坚持基本经营制度。
    在依法维护农民宅基地合法权益和严格规范宅基地管理的基础上,支持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民宿,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明晰农村宅基地和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以规避民宿发展中的用地矛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自营、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民宿,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发展民宿产业。

    3. 坚持乡村产业支撑。
    要真正发挥乡村民宿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创新、乡村文化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治理有效的功能作用,必须有产业的支持。需要依托周边旅游资源或具有当地特色产业支撑,将乡村民宿与本地资源禀赋、区域优势、产业基础、乡村文化和生态条件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拓展包含更多体验性的、日常化的产品,增强乡村民宿产业的协同性和融合能力。

    4. 坚持保护乡村风貌。
    乡村民宿一定要保持农村“土气”的特点,让消费者在这里能追求到一种自我向往的生活方式。乡村的老宅子虽旧,但里面各种生活用品都是精心布置过的;乡村的人虽然老,但是非常亲切和善良;乡村虽然安静,但是独特文化底蕴让人向往;乡村的物品虽然过时,但是能勾起儿时的记忆和乡愁……乡村的建筑是农业文明的载体,要在满足新的使用需要和美学诉求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原建筑的历史形态和独特韵味。

    5. 坚持生态环保理念。
    在基本功能得到完善的情况下,原生态是引人驻足的法宝。要在严守生态红线、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民宿。在民宿设计中要强化原生态特质,最大化地保留给人们带来良好感受的元素,使用艺术的手法将环境中隐藏的美景进行放大,让原生态的景观变得更加鲜明,显眼,吸引人们的注意。

    6. 坚持市场主体运作。
    要把乡村民宿始终放在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的大背景下谋划,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政策支持,让乡村民宿投资者在合理合法合规的条件下开展市场化经营。加强金融机构和民宿创建主体的对接,有效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序投资民宿创新领域,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三)政策建议

    1. 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实。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民宿产业发展的总体定位、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开发重点、品牌特色等内容,相关部门在规划发展乡村民宿时,需要注重保持乡村民宿的差异与特色。各地要充分挖掘自然生态景观和自然元素,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合理有序推进乡村民宿发展。根据乡村民宿资源和产业规模,针对性出台地方标准,推动乡村民宿发展有规范可依、有标准可查。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用途管制层面,通过统筹管制村域内国土空间、落实禁止或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优化村域各类土地规划用途、制定用途管制规则等,将乡村民宿发展纳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统筹考虑,保障乡村民宿的有序建设和监管。

    2. 加强部门组织协调。
    加强农业农村部门在乡村民宿发展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与国土、消防、住建、质监、财政、公安、环保、金融、文化、水利、林业等部门加强联动,协调推进乡村民宿政策支持、业务指导、执法检查、协同监管等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牵头抓好乡村民宿标准制订、业务培训等工作,加快制定乡村民宿的管理办法,对乡村民宿管理原则、开办要求和程序、经营规范、服务与监管等作具体规定,明确星级乡村民宿评定标准、乡村民宿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组织乡村民宿等级评定。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的手段,实时动态监测、全面摸清乡村民宿区域分布、产业规模等基本发展情况,搭建部门间信息共享通道,有效实现监测调查、分析预测、市场导引等功能。

    3. 加强各类人才培训。
    提升民宿管理与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向消费者提供超越传统星级酒店的私人、贴心、体验化的服务,这就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撑。一方面要在乡村本土培训人才,加强高质量的服务方式、方法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从业人员逐步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持证上岗,以增强服务的规范性,让乡村的本土人才和返乡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外面引进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干事创业,既让有投资意愿的人有回报,又让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人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提升度假设施、提升度假产品”,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提质升级,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一方面,开展民宿标识导览、环境打造、智慧旅游、游客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路网、光网、电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完善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等应急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民宿的通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感。另一方面,要规范民宿建设的范围,营造民宿的风貌特色,保护民宿的生态环境,提高民宿的建筑设计水平,确保民宿的结构和设施安全等,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乡村民宿发展良性生态圈。

    5. 强化集体经济参与。
    要引导农民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入股,组建合作社,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发展乡村民宿,助推农民增收。积极稳妥开展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推动农村宅基地资源有效配置,乡村产业发展合作共赢。设计落地的过程中,在当地政府、村民、设计师的需求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要寻求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如何把当地的价值、特色发挥到最大,要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民宿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带动主体农民共同参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

    6. 加强创意设计引领。
    作为一种非标准住宿业态,乡村民宿在设计和装修上注重个性,在服务和体验上强调人情味,让游客更容易感受到温馨、舒适与放松。因此,需要将乡村民宿与周围环境、氛围、文化等都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设计。翻新的老屋旧舍,经过精心设计,不仅要有颜值、有情怀,而且要注重服务和品质,让游客既能体验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现代化的设施与服务。加强乡村创意设计成果的推广应用,使老房子保留原本熟悉的风貌,又增添舒适性和时尚感,而非一味追求现代化、都市化。要在设计中将乡村民宿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人文元素、时代特征、艺术色彩、经营特色充分整合,既有情怀的淳朴又有时代创新的新潮和提高生活水准的设施,让乡村民宿散发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特性。(作者:龙文军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灿强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以上来源:中国休闲农业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载发布)

    从乡村旅游资源特征、产品类型、发展模式三个维度认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作为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提高村民素质、带活乡村经济的重点产业,正成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为更加深刻了解乡村旅游,从乡村旅游资源特征、产品类型、发展模式三个维度认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乡村景观客体,是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与人类活动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乡村景观,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组成要素和成因,乡村旅游资源具有6个主要特征。

    一是乡土性。乡土性是乡村旅游资源有别于城市旅游资源,专属于乡村的本质属性。乡土性主要体现在“乡”、“土”、“农”三个方面,“乡”就是指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土”就是指乡村地区农民的生活展现出来的乡土人文气息。“农”是指由农民、农田、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及劳动活动所组成的农业生产场景。典型代表:江西省婺源篁岭“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乡土特色。

    二是地域性。中国疆域辽阔,南北东西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巨大,使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一方面,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下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本底千差万别,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另一方面,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大,地域性成为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典型代表:周庄,周庄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具有小桥、街巷、流水、人家的特色风貌景观的典型代表乡村。

    三是民族性。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状况不同,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服饰装束、风土人情、住宅建筑、风味小吃等等也不同,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典型代表: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吊脚楼具有较强的苗族文化特性,是苗族经济、文化、艺术、家庭、社会和宗教观念等历史积淀的集中表现。

    四是季节性。受经纬度、海陆格局、地形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5种相对应的带状气候区域,即为气候带。每种气候带内的温度、气压、风系、降水都会随着四季时令周而复始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形成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季节变化和明显的周期性的特点。典型代表:中国雪乡,是冬季日本海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冷空气作用影响,形成的季节性景观。

    五是动态性。旅游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是带有发展性质的概念,一方面,某些事物在其存在之初并没有被作为旅游资源,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它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如破旧老屋成为民宿、普通种植农业变成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乡村旅游资源自身的结构、规模、品质也会发生变化,如草木花卉会有发芽、生长、枯荣等生命周期景象。典型代表:秦岭楼房沟村民宿,秦岭楼房沟村原破旧房屋经过改造,变成了游客民宿热衷的“网红打卡地”。

    六是多样性。我国仍然有约6亿人口居住在乡村,乡村地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以上,乡村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季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我国大概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地区。既有自然形成的各式各样地貌类型,植被景观、水域景观等,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有当代新建的观光休闲设施,观光农业等。典型代表: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40个,这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全部与中国乡村生产生活有关,涉及乡村耕种气候、曲艺、民歌、舞蹈、技艺、医药等等多个方面。

    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是以乡村的自然景观、聚落环境、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为基础,通过完善旅游配套和服务设施,以满足旅游者综合性、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为目的,而开发设计的具有亲自然性、参与性强、与农业农村密切结合等特征的一类专项旅游产品。根据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和市场需求的不同,按照产品形态,乡村旅游产品可分为乡村民宿、农家庄(乐)、农业场(园)、乡村营地、乡村文博馆、文创工坊和习俗活动等类型。

    一是乡村民宿类。利用乡村民居等闲置资源,民居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代表方式有家庭旅馆、客栈、青年旅舍、乡村别墅和酒店式公寓。

    二是农家乐(庄)类。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田园观光、乡村休闲和乡村度假等体验的经营主体,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特色。代表形式有休闲农庄、度假山庄和乡村俱乐部等。

    三是农业园(场)类。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将农(牧、渔)业生产与观光、瓜果采摘、牧事体验、渔猎体验和农(牧、渔)业科普等活动结合的特色产品。代表形式有租赁农(牧)场、共享农(牧)场、果蔬采摘园、渔场、农艺园、农业博览园和葡萄酒庄园等。

    四是乡村营地类。依托乡村河流、溪谷、山地、森林和草原等自然资源和乡村较开阔的空间,以满足游客释放压力和寻求刺激的需求,开发的户外产品。代表形式有乡村露营地、乡村拓展基(营)地和自驾车营地等。

    五是乡村文博馆类。以搜集、保存、陈列和展示农村历史、农耕(牧、渔)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民俗、乡村文物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资源为主的场所。代表形式有乡村历史博物馆、乡村民俗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牧业博物馆和农业水利博物馆等。

    六是文创工坊类。以农村本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以乡村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为目的的互动体验性经营场所。代表项目形式有传统工艺坊、乡村文创体验店等。

    七是习俗活动类。以乡村本土传统习俗、节庆和农(牧、渔)事等为主的体验性产品。代表形式有包括乡土美食、岁时节日、人生礼俗、体育游艺、农耕、渔猎和牧事等体验活动。

    乡村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自发展以来,依托各地的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已形成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农业依托型、民族村落依托型、创意依托型、科技依托型等六种发展模式。自乡村旅游发展以来,各地充分利用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以休闲旅游消费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根据不同类型的发展特点,本文分析归纳了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六种模式。

    一是城市依托型模式:在城镇周边的乡村区域,依托于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在环城市区域发展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功能的乡村旅游产业,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形成规模较大,发展较好的环城市乡村旅游圈。如重庆市沙坪坝虎峰山村、成都三圣花乡、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等。在各种产业布局中,环城市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的现代农业、休闲度假和特色购物,形成基于乡村特色风貌的农业、旅游业、商业“三业合一”发展模式,成为代表未来环城市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二是景区依托型模式:临近重点景区的周边区域,享受旅游景区服务设施的便利化条件,分流部分景区游客,吸引周边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与接待,出售地方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促进重点景区周边区域居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如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湖北省秭归县周坪乡、广东省信宜市旺将村等。景区周边乡村与景区本身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脉、地脉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地域一致性,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而乡村居民目睹了景区开发发展历程,形成较强的旅游服务意识,为旅游发展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民众基础。景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历史层次,携手周边恬淡的田园风情,实现了乡村和景区的携手共赢,带动了区域的大旅游发展。

    三是农业依托型模式:农村经济发达、乡镇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产业化程度极高的优势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为依托,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村民参与进行旅游项目开发,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如贵州省遵义湄潭县核桃坝村、广西茶山金字塔、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等。农业依托型发展模式适用于农业产业规模效益显著的地区,以特色农业的种植景观、加工工艺和产品体验作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产品,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产生强大的产业经济协同效益。

    四是民族村落依托型模式:少数民族乡村地区,依托乡村地区文化的原生性、参与性、质朴性的特点,以独具一格的民族民俗、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服饰特色、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等为基础,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如广西三江程阳八寨、黑龙江同江市赫哲族乡渔业村等。我国民俗旅游开发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区域性和民族性较强,发展优势明显。同时由于投资少、见效快,逐渐成为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和旅游亮点,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推崇。

    五是创意依托型模式:以乡村民间艺术为基础,通过传统艺术创新,开发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体验,更强化了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如四川绵竹年画村、陕西许村等。民间艺术是区域大众生活的体现和特征,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一个民族和地方的文化特征,具有区域的独特性。其形式与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微雕、陶瓷、布艺、木艺、果核雕刻、刺绣、毛绒、皮影、泥塑、紫砂、蜡艺、文房四宝、书画、铜艺、装饰品、漆器等,正因为民间艺术的这一特性,逐渐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是科技依托型模式: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有一定基础的乡村区域,以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各种农业科技资源为吸引,将科技产品与旅游服务、农业景观建设以及休闲娱乐活动密切融合起来,实现科技园、科普基地等景点形式,满足旅游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丰富阅历、休闲娱乐等旅游诉求,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广西五彩田园、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等。当代科技在生活生产中体现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荷兰、新加坡、日本等地科技引导的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为我国的乡村旅游指出了新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启动的国家科技园区建设,将加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科技为引导,展现农业风貌,形成集教育、体验、观光、展示为一体的现代乡村旅游业,成为我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上来源:网络整理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载发布)

    如何借助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也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生活,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多种生活体验、城市居民回归乡村原始淳朴生活的特点,她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她是游客需要、农民受益、前景广阔、地方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和“环保绿色产业”。

    图:北京·密云 静花缘系列精品民宿小院之花田山舍

    随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日渐明晰,各项配套政策逐步细化,“农业、农村、农民”相关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文旅产业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既带动了乡村发展,又带活了疫情下的旅游,使得乡村文化、非遗、古村落、原生态好物等乡村游天然的、专属的IP能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并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促成文化赋能旅游、旅游振兴乡村的良性互助关系。

    乡村游的发展不止局限于旅游,通过政企联动,帮助农民完成融媒体矩阵账号体系的开通, 为优质农品搭建“短视频+直播+电商”三位一体的产销直链营销平台
    ,配有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服务, 这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措施,打破了原来农产品有产物没销路的困境,不仅为农民增收,还让乡村发展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文旅行业的广泛认可。

    城郊20-150公里成为乡村游的黄金发展地带,省域乡村游客源以省内为主,多数地级市的乡村游发展也已本市游客为主导 ,据中旅院调研数据显示,
    人们乡村游的核心诉求更多的还是放松身心,且不再单一追求欣赏田园风光,对社交、特色文化、特色景观、特色美食、新奇的体验等也有一定的需求。乡村有着不同于城市的特性,又因城市客源的流入,乡村游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让乡村游既可以看得见山水和乡愁,又能保持现代生活品质。

    图:北京·门头沟 静花缘系列精品民宿小院之妙峰小筑

    发展乡村游,通过振兴旅游产业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前景潜力巨大,要做好乡村游,那么就必须 首先要有科学的资源观,
    每一个乡村所处的经度纬度是独特的,每一个乡村所拥有的地质地貌,以及所形成的山、河、湖、林、田是独特的,其风雨雷电,云霞霜雾的变化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地质学、土壤学、天文学、风水学、美学、人类学、经济学等不同维度的独特性,这种不同维度的独特性,让我们每一个村庄都拥有了成为“第一村庄”的自然禀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物产,这便是地理产品,地标产品,地道产品。一个村庄要根据其物候培植形成出属于自己的最奇最优的原生态物产。

    其次要有科学的市场观,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策,千村千面。
    作为一个基层的自然行政村,不能像一个县或者一个市一样的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每个村无论是品牌标志、品牌口号还是形象代言,农产品品牌的打造都为求独具匠心,要寻找一村的个性、特色,务必拒绝千村一面,千人一面,拒绝千城一面,农旅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实现两个比较优势:乡村对城市的比较优势,乡村对乡村的比较优势,
    因村制宜打造“一村一法子”“一村一路子” 产业发展格局。

    图:北京·门头沟 静花缘系列精品民宿小院之梦回古道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发展乡村旅游是转变农民增收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创业,解决土地荒芜、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素质;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乡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实现“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在乡村的有机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增强城乡互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层层推进,乡村游市场向好发展,乡村度假正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度假方式。乡村领域的吃、住、游、购、娱环节供给创新与需求拉动共同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
    旅游振兴乡村,乡村游潜力巨大!

    二、我,巴基斯坦女孩,23岁嫁到陕西,生活在农村很幸福,打算生三胎

    我,巴基斯坦女孩,23岁嫁到陕西,生活在农村很幸福,打算生三胎

    讲述:普赫

    整理: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叫普赫,来自巴基斯坦,现在是一名中国媳妇,嫁到陕西已经7年时间了。我曾经是在西安读书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了一年中文,四年中医,毕业后与相爱两年的对象结婚,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因为嫁给了爱情。

    如果是在巴基斯坦的农村,我可能15岁就会嫁人,而且生活不会像现在这么幸福。认识老公王硕文的时候,我还在读大学,不过那个时候的老公还是一名普通的销售,人长得不高,但是很精明,而且英语说得非常好。我们的爱情很简单,很纯粹,从未充斥着金钱,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发展,一直都结婚后,生活在乡下。

    回想当年在巴基斯坦老家,十多岁的我还不会使用手机,要不是学习成绩好,在来中国之前就嫁为人妇了。但是我是幸运的,努力的。来到中国,所有的生活都被改变了,可以在西安街头看到很多的汽车,就连小孩都拿着手机,而我一无所有,除了生活补助,没有额外的零花钱。不过后来老公送了我手机,还教会我开汽车和骑电动车,也慢慢地学会了陕西方言,一切在今天看来都感到不可思议。

    我今年30岁了,出生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一个小镇,爸爸是镇长,妈妈是家庭主妇,我们家的孩子特别多,有11个孩子,这也是因为爸爸有三个老婆。在巴基斯坦,很多男人可以娶三四个老婆,而我爸爸则娶了三个老婆。

    在来中国之前,我就看了好几部中国的电影,记忆犹新的是成龙演的《飞鹰计划》,感觉他的动作好帅,可那个时候我们家只有一部黑白电视机,而且放的是DVD录像带,电影中说了什么,压根就听不懂,既没有配英语,也没有配乌尔都语,只能从画面中看到成龙帅气的武打动作,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知道了“中国功夫”。

    小时候,我还是很快乐的,爸爸因为是一名镇长,总体来说,家境还算不错,但女孩子过了12周岁后,就不能随便出门,即使出门,都得戴上传统的黑纱,身体不能有裸露的地方,这也是为了自身安全着想。

    这么多年来,我爸爸的收入除了拿工资之外,其余的就是靠房租,家里的房子很多,有三十多间房,每个月能收到八九万卢比,大概就是人民币差不多3000块钱。可能在中国人眼里,三千块不值得一提,但是在巴基斯坦,这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是两个月的生活费,而且生活质量不会太差。

    作为家里的第六个孩子,我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有弟弟妹妹,即使不出门,竞争都很大。爸爸是一个非常鼓励学习的人,在这个家,只有喜欢学习,成绩好的人才能被爸爸尊重,纵然我是女孩,爸爸依旧很支持学习。在中国有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巴基斯坦的小镇或者农村,没钱是不能读书的,我从出生就是幸运的女孩,因为有一个有本事的爸爸。

    我从小就喜欢学习,当然没有中国的小孩那么幸福,去学习舞蹈、钢琴、音乐这些,只有书本上的知识,平时除了巴基斯坦传统的舞蹈,基本上没什么业余爱好。家里虽然有很多房子,但为了多收入一些房租,我和一个姐姐,三个妹妹住在一间房,这在巴基斯坦很常见,甚至有一些家庭,一大家子人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都是正常现象。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拍照,有一个表哥是开照相馆的,他为了娶到我二姐,隔三岔五的就带着相机到我们家,因此小时候的我有很多照片,墙上,床头,书本里……都有我的照片。

    随着长大,我进入了中学,学校距离家很远,为了我的安全,爸爸每天早上七点半送我到学校,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准时接我放学,有时候看着爸爸已经开了几十年的皮卡车摇摇欲坠的样子,真的很害怕半路就散架了。

    回到家,不是写作业,而是帮助妈妈做饭,人口多,爸爸又好客,巴基斯坦的男孩子从来不会走进厨房,所以很多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做饭、洗衣服,照顾比自己年岁小的弟弟妹妹。

    随着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老师是我爸爸的朋友,说我以后可以申请到出国留学的机会,从此之后,爸爸就不让我在家里干活,这也导致姐姐和妹妹的羡慕,有时候故意使坏,让我在爸爸跟前出丑。越是这样,爸爸越理解我的优秀,因为从来不打小报告,更不会抱怨、垂头丧气,所以爸爸觉得我以后肯定有出息。

    中学毕业后,我真的有了公费留学的机会,是老师帮助我申请的,这在巴基斯坦女孩子中是很少见的。告别了父母,第一次坐上了飞机前往陕西西安,一切都是未知数,一切都是充满未知挑战的。

    到了中国的时候,我还不会说中文,不过英语在中国很普及,大学里有很多人会说英语,我在国际班读了一年中文,才真实读医学专业。

    中医博大精深,我想用自己的努力,学到很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适应了西安的生活。

    西安的很多食物真的符合巴基斯坦人,而我也慢慢地开始在逛街的时候去掉黑纱,穿上时尚的衣服出门。我和王硕文就是在一次逛街的时候认识的,他比我大6岁,是做销售的,能说会道,被他的甜言蜜语哄得很开心。

    他是陕西当地人,家在农村,我们很快建立了恋爱关系,但那个时候还在读书,基本上每周只能见一次面。人生中看的第一场电影是和王硕文一起看的,非常不错的体验,因为在家乡,想看电影,是那种很简陋的房间,放一台电视机,大家花费20卢比就可以看一部电影。

    大学毕业后,我没有选择回到家乡,而是和王硕文很快就结婚了,记得领完结婚证才告诉爸妈的,当时把爸妈气得可不轻,不过爸妈知道我过的很幸福,开始慢慢的接受。在我生完孩子后,和老公回到了乡下创业,2019年的时候,带着孩子回了一次老家,爸妈对老公非常热情。

    其实老公是一个特别孝顺、善良的人,给我爸妈买了大彩电和汽车,回到中国后,我又怀上了二胎。

    因为第一个孩子是女孩,老公很希望二胎生个儿子,但事与愿违,最终还是女孩。不过随着三胎的放开,我打算生三胎,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们都会感动快乐。

    三、镇上适合开什么实体店

    适合在镇上开的实体店有:便利店、鲜花店、奶茶、煎饼果子、铁板鱿鱼。

    1、便利店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很多社区附近都开启了便利店,便利店主要销售日常生活必用品,如零食、调料、香烟、饮料等,面积在50平方米就足够了,尤其适合一个人看管、打理。

    如果您选择开便利店的话,那么尽量选择一个可靠的品牌来加盟,因为对于创业新手来说,选址、装修、进货等方面都不是很熟悉,而加盟品牌的话,总部会提供全方位的扶助,可更好的为便利店日后的运营奠定基础。

    2、鲜花店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让人们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往鲜花只被认定为浪费钱的消耗品,没有任何作用。而现在,人们在探望病人、节日送礼、新房装修等方面都会选取购买各种花卉或是花束,从而传达自己美好的意愿。

    作为投资者而言,在以鲜花店为创业项目的时候,先对周边居民的生活消费习惯、文化氛围等进行调研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规划投资计划,为日后的运营制定的方案。

    3、奶茶店

    饮品在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猛,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都痴迷于饮品,在极大的市场需求下,不少饮品品牌应势而出,且大多都是小本投资项目,尤其适合创业者选择。而创业在开店的时候,要注意选址、口味和价格的定位,保证这三样在市场的优势,才能让奶茶店的生意源源不断,长久并稳定的发展下去。

    4、铁板鱿鱼

    不论是在景区还是在夜宵摊上,铁板鱿鱼已经在小吃中占有一席地位。铁板鱿鱼的制作也称得上简单,将买来的鱿鱼串放在铁板上,配合洋葱、香菜等调料烤制即可,基本上所有的铁板鱿鱼摊都只有一个人经营。另外铁板鱿鱼的毛利润一般都在50%以上,高的甚至可达70%。

    5、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是天津的特色小吃,但是因为煎饼果子咸味甜味都能做,而且营养,因此煎饼果子已经成了全国各地早餐的最佳选择之一。因为煎饼果子在事先就把原材料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开煎饼果子小吃店本身就不需要很多人,大多数店都在1-2人。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设计要合理

    开店做生意,装修设计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你店铺的印象,也关系到你店铺的经营业绩。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根据自己产品的特色和消费人群的特点进行设计。

    2、活用广告

    开店做生意要利用好广告的优势,为你的店做一个很好的宣传。比如去街上发传单,做的很大的话可以在公共汽车上做一些广告。

    3、改变自身

    开店做生意,要从改变自身开始,首先要认同自己的产品,还要改变自己的态度,顾客就是上帝,要有服务上帝的态度。

    希望能帮助你还请及时采纳谢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小镇适合开什么店的内容,更多关于农村小镇适合开什么店可以关注本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家在公租房生活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家在公租房生活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96358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